| 冬奥

媒体运行考虑周到,防疫工作认真严谨,五棵松场馆运行团队通过检验

北京晚报   2021-04-13

在已经结束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中,五棵松体育中心的冰面、运动员更衣室等硬件设施得到了参赛运动员、教练员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场馆运行团队也在这次测试活动中经受住了检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刘平 摄

希望奥运赛时再见

“多保重,希望下次再见!”4月5日,五棵松体育中心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全部结束后,文字记者工作间的志愿者们与朝夕相处多日的同事道别。从今年1月通过“馆校对接”成为五棵松体育中心的志愿人员开始,这些来自高校的学生志愿者们就一直在为此次测试活动做准备。

为服务此次测试活动,五棵松体育中心的志愿者们接受了长达半个月的培训,内容涉及冬奥相关知识、神态仪表着装、志愿服务要求、对场馆设施的了解熟悉以及各个业务领域的专业岗位培训等等。五棵松场馆运行团队志愿者经理陈大鹏说:“从工作状态和表现来看,不管是大学生志愿者还是三家机构的医生、护士,工作热情都很高,非常专业,对比赛的理解和志愿精神都非常棒。我们希望这些同学通过这次‘相约北京’测试活动的锻炼,体验方方面面,在他们个人人生发展、职业安排允许的前提下,能够储备到2022年冬奥会,成为我们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骨干。”

媒体运行考虑周到

此次测试活动期间,五棵松体育中心为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打通了一条由文字记者工作间便捷地前往媒体看台的通道。根据最初的设计,记者需要先走过一段环廊,搭乘电梯,然后再经过一段与观众区交叉的区域,最终到达媒体看台。新的路线在文字记者工作间对面设置入场口,大大缩短了记者们往返的脚程,这对于争分夺秒的新闻工作无疑是巨大的助力。

另外,在“云转播”技术应用到此次五棵松体育中心的测试活动中后,记者们亲身体验到了模拟疫情防控升级场景下的无人混合区和远程发布会。对于这两项新生事物,场馆的媒体运行团队考虑得比较周到,比如在远程发布会上,记者们只需坐着提问即可,完全不用担心屏幕另一侧会听不清,因为场馆负责媒体运行的工作人员已经把架在长杆上的麦克风探到发言记者的头上进行收声。手段虽然是新的,但对于记者们而言,工作模式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防疫工作认真严谨

五棵松体育中心此次测试活动重点演练的一项内容就是疫情防控,认真和严谨体现在诸多细节上。在“观众压力测试”当天,为保证1000名观众通过同一个入口入场时能够顺畅,避免过多接触聚集,场馆运行团队在换票点和入口处都安排了引导人员,提前帮助观众打开健康宝和行程卡。场馆内,观众看台测试了30%、50%和75%三种密度,工作人员在整个过程中随时提醒观众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在颁奖仪式上,颁奖嘉宾颁发完奖牌后,以与运动员碰撞上臂的方式表示祝贺,避免握手。在混合采访区,地面每隔一段距离就出现用胶布贴出的“十”字,提醒记者不要扎堆聚集,而当采访对象与记者距离较近时,工作人员也会上前提醒。

此外,五棵松场馆运行团队的600余名工作人员都使用了小巧、精准、便捷的“腋下创可贴式”智能温度计。据场馆运行团队医疗和防疫副主任尹金淑介绍,这提升了体温监测工作的效率。“有一位工作人员在来工作前的检测体温超出了安全线,我们立即启动相关流程,在那位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并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才让他返回工作岗位。”

除了志愿者、媒体运行以及卫生防疫等方面外,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运行团队的每一个部门在此次“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中都通过了检验。在这次“考试”中,他们展示了包括团结协作、沟通协调、处置突发问题在内的诸多能力,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时场馆运行团队的组建和运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原标题:展示多方面能力 为冬奥赛时团队组建和运转打下基础 五棵松场馆运行团队通过检验

来源 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李远飞 邓方佳

流程编辑 U017

编辑:u017


热门推荐

精品放送

换一换

Copyright ©1996-2020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